蜕变,来自环境的塑造
发布时间:2025年11月05日
时光荏苒,仿佛昨天我还穿着学士服在校园里抛帽庆祝,转眼间,我身着反光背心、头戴安全帽,在土与木的交织中度过了一个月。这短短三十天,是一场从学生到“社会人”的剧烈转型,是一次理论与现实的激烈碰撞,更是一段充满汗水、困惑与微小成就感的启蒙之旅。
我被分到的河北顺平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市政工程,其中包含道路、箱涵、给排水、电气、绿化等内容。这是我从未接触过的领域,面对从未见过的管道和箱涵图纸,我也曾抓耳挠腮,无从下手,但是,通过反复查找资料学习,图纸上每一个陌生的标注都是我不断向上的阶梯。在项目上,风吹日晒是常态,这一个月里我抄过基础标高、算过商砼方量、画过钎探布置图,但这些也只是刚刚入门,前路多艰、道阻且长,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。
在学校,我们假设的材料是均匀的、荷载是理想的、支撑是绝对刚性的。但现场实际情况告诉我:图纸是最理想的状态、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素、天气不会因工期而改变。在学校,我们讨论的是弯矩、剪力、预应力;在工地,师傅们说的是“沟槽”“模板”“放线”。到工地第一周的我,像听天书一样,只能跟在师傅们后面,仔细地听、拼命地记。我意识到,听懂“行话”,是融入团队的第一步。我的网络搜索关键词一改从前,已经变为CAD、施工流程、图纸标注、规范图集等等。
在学校时,如果一道题解不出来,结果无非就是挂科补考。但如今在施工现场,一个尺寸线放错,导致的就是工人返工、材料浪费、延误工期,甚至是安全隐患。这种沉甸甸的责任感,是在校园里所不能体会的。而这,也让我学会了对每一个数据反复核对、再三确认,无误后再提交上报。
这一个月,是褪去学生气的一个月,是皮肤变黑、脚步变稳的一个月。我亲眼所见的,不再是书本二维的的标注和图形,而是混凝土浇筑的温度,是三维立体的模板排列和一排挡土墙拔地而起的生命力。前路虽长,挑战犹存,而我,已经做好了准备。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我为自己能成为一名“土木人”而感到自豪,也为能遇到项目部的师傅们感到开心。(潘浩东)
上一篇:在实践中磨砺成长
下一篇:没有了
返回列表